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信息公开 > 权威发布 > 工作报告

        365bet假网站_365bet足球赌博_365bet注册指南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

        发布时间: 2011-01-14 09:19 来源: 365bet假网站_365bet足球赌博_365bet注册指南人民政府
        【字体: 打印
         2010年12月15日在365bet假网站_365bet足球赌博_365bet注册指南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

        市 长  王立学
         

          一、“十一五”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2010年主要工作

          “十一五”时期,是我市经济社会取得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时期。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,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,我们团结带领全市百万人民,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深入实施“一个中心、四大基地”发展战略,圆满完成了“十一五”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,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着成就。
        ——综合实力大幅提升。预计到年末,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5亿元,年均增长18.9%,比“十五”期末增长了1.4倍;全口径财政收入、本级财政收入分别达到7亿元、5亿元,年均增长32.3%和34%,分别是“十五”期末的4.1倍、4.5倍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06.8亿元,年均增长41.2%;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、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0750元、7700元,年平均增长12.8%。
        ——“三农”工作成效显着。在国家惠农政策推动下,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。大中型农业机械迅速普及,农机合作、土地流转、规模经营快速兴起,科技增产措施大面积推广,农田水利建设不断加强,防灾减灾体系逐步健全,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,粮食总产由“十五”期间的40亿斤提高到50亿斤阶段性水平。畜牧业规模养殖快速发展,畜禽总量和质量明显提升。蔬菜产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,农民收入渠道逐步拓宽。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,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入,农业和农村发展活力显着增强。
        ——工业经济快速发展。“两区”基础设施日趋完善,承载能力显着提高,跨入省级优秀开发区行列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取得实效。实际利用内资70亿元、外资1.4亿美元,年均增长20.6%和25.4%;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40亿元,年均增长40 %。工业总产值实现201亿元,年均增长28.6%;增加值实现67亿元,年均增长28.9%。
        ——民营经济不断壮大。全市民营企业发展到1.2万户,个体工商户发展到5.8万户,从业人员27.2万人。民营经济总产值达到554亿元,年均增长27.8%,比“十五”期末增长了4.6倍。特色街区逐渐形成,专业市场日趋完善,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5亿元,年均增长16.7%。
        ——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。启动实施了新城区建设工程。行政中心顺利西迁,新区公园、广场等重点工程建成使用。市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20.25平方公里。老城区功能明显提升,棚户区改造、房地产开发面积逐年加大,一批精品小区和休闲广场相继建成,市政道路、供水、供热、供电、供气管网不断完善。市区大气环境质量稳定保持国家二级标准,绿化面积达到458.4万平方米,美化、绿化、亮化、净化水平全面提高,成功跨入省级卫生城市行列。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,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。
        ——社会建设全面推进。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,民生重点支出得到保证。以安居房、洁净水、满意热为重点的民生工程统筹推进。道路交通全面升级,榆江公路榆树段、榆舒铁路全线贯通,乡村公路硬质化路面实现“村村通”。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,文体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,城乡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,广播电视工作优化升级,人口计生工作整体升位。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扩大,弱势群体生活得到保障。整个社会呈现出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。
        “  十一五”期间,我市连续五年跻身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,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,全国体育工作、“五五”普法工作先进县(市),中国北方酒业基地,全国产业发展能力百强县(市)。
        2010年,全市上下牢牢把握“加快发展、为民谋利、和谐稳定”主题,重点实施“五大工程”,着力办好民生实事,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。
        一是农业和农村工作成果丰硕。实施百万亩高产示范田建设工程。在12个乡镇打造以水利化、农机化、农艺化为重点的旱能浇、涝能排的高产稳产示范田。粮食生产获得历史特大丰收,总产达到60.5亿斤,连续七年夺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(市)标兵,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50个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,并将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。
        蔬菜基地规模进一步扩大。新建园区16个,温室大棚4500栋,总数发展到41000栋,蔬菜产值达到30亿元。
        畜牧业稳步发展。疫情监测、畜禽繁改、市场监管不断加强,新建牧业小区162个,牧业产值实现52.5亿元。
        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深入实施。建设标准绿化村屯120个,改造新农村试点村36个,乡村环境脏、乱、差的状况得到改善。
        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实,林权改革基本完成,集体土地确权工作扎实开展。
        面对历史罕见的汛情,全市上下众志成城,党政军群协同作战,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。
        二是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。本着招商引资向挑商选资转变的思想,立足产业链招商和以商招商,采取超常规措施,着力引进战略投资者,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和两家国内500强企业落户榆树。
        总投资11.5亿元的荷兰帝斯曼6APA制药项目、总投资10亿元的大连实德PVC型材项目、总投资10亿元的京粮集团米业加工项目,主体工程都已完成过半;总投资44亿元的泰国正大1亿只肉鸡产业化项目已完成养殖厂选址23个,开工建设2个;总投资8亿元的福克斯机械制造项目,已顺利开工;总投资12亿元的石药集团7ACA制药项目,已于12月1日正式签约落地;总投资10亿元的中粮二期葡萄糖项目,已完成建设前的准备工作;总投资7亿元的长春天裕重新启动生产。这些项目的成功引进,形成了以生物制药、玉米化工、白酒酿造、新型建材、机械制造、  畜禽加工为主导的工业产业格局,工业经济整体实力快速提升,为我市后续发展培养了财源、积蓄了能量。
        全年开工建设重点项目116个,完成投资119.6亿元。规上工业企业发展到99户,产值实现64亿元,同比增长39.1%。
        酒业基地建设步伐加快。“榆树钱”获得中国驰名商标,“吉久王”、“长瑃液”等品牌知名度不断扩大。
        三是商贸服务业取得新发展。出台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,对新进规上工业和创办中小企业给予奖励和扶持。成功引进了哈尔滨商业银行和吉林银行分支机构,成立了融兴城市开发有限公司,与省和长春市担保公司签署了联合担保框架协议。通过银企对接,帮助企业融资3亿元。加快了市场体系建设,365现代生活馆一期工程完工,汉夏黄牛市场建成使用。“汽车摩托车下乡”、“家电以旧换新”政策全面落实,万村千乡市场工程、供销新型网络工程全面推进,建设农家店240个、供销新合作社34个。
        四是城市品位取得新提升。在繁荣大街以西,高标准规划了7.69平方公里的西部新城,概念性规划已经设计完成,核心区详细规划正在编制。新城区主要路网建成使用,承载功能逐步完善。
        克服财政紧张的困难,对老城区供水、供热、道路等方面进行集中改造。改造旧楼房供水系统66栋、新建及合并二次供水设施5处、新增全天供水用户1.2万户。撤并小供热站12处,改造旧楼管网16处。对18条街路进行了整修,对16条街路进行了绿化、美化。建成精品绿化点11处,城区新增绿化面积16.7万平方米。民用压缩天然气完成二期工程,用户达到8000户。污水处理厂建成使用,垃圾处理厂开工建设。实施了城乡电网升级改造工程,新农村电气化县和典型供电模式示范工程全面完成。房地产开发面积逐步扩大,全市新建楼房107万平方米,其中棚户区改造完成8个区段、24万平方米。
        实施了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程。开展了百日拆违集中整治行动,继续对市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,清理占道经营320处,拆除废弃烟囱93座,治理超标锅炉35台,大气优良级天数突破325天。
        通过近几年的改造和建设,城市环境越来越整洁优美,城市格局越来越通透大气,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。
        五是改善民生取得新成果。改造农村泥草房1.4万户,惠及11.4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面竣工。建成农村公路360公里,改造危桥险桥45座。新建廉租房768套、3万平方米,发放廉租补贴750万元,受益居民4600户。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,开发城镇就业岗位7200个,新增就业6100人。全额事业单位补聘上岗208人。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。养老、失业、工伤、生育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,城镇职工、居民和新农合保险实现全覆盖。城乡低保、农村“五保”和大病医疗救助标准进一步提高,为残疾人发放轮椅1400台,弱势群体生活得到保障。下半年为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平均月增加津补贴200元。
        在处理民生工作和一些重大决策上,我们本着群众最急需的事快办、不理解的事缓办、不愿意的事不办的原则,统筹推进各项工作。郊野公园项目因部分群众对土地租赁问题不理解,我们没有急于建设,对此项目,我们将根据群众的意愿适时推进。
        六是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。投资5100万元,实施校舍安全工程,新建校舍4.6万平方米,建成市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中心,完成了第二实验中学转制工作。加强了校园安保工作,配备专兼职保安276人。高考成绩保持长春市外县(市、区)前列。中医院综合楼投入使用,四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开展工作,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。投资7000万元的文体活动中心竣工使用。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,计生工作被省里确定为 “县乡一体化”改革试点单位。
        七是社会管理取得新成效。以“安全建设年”活动为载体,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。成立了综合应急救援大队,处理突发事件能力进一步提高。加强了信访工作,一批棘手的信访难题得到解决。市长公开电话办件质量进一步提高,反馈率和满意率居长春地区前列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,政务服务中心建成即将使用。加大了“涉软”案件查处力度,经济发展软环境进一步优化。严厉打击刑事犯罪,破获各类刑事案件544起,抓获网上逃犯459人,17起命案全部告破。全省见义勇为现场会在我市召开。开展了打击“黑车”专项治理行动,收到明显成效。人事编制核查试点工作圆满完成,管理水平整体跃升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入户登记顺利结束,通过国家验收。机关事务管理逐步规范,服务能力稳步提升。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3件、政协委员提案70件,办结率均达到100%。
        此外,审计、物价、民族宗教、侨务外事、档案、旅游、残联、妇女儿童等工作也取得了新成绩。
        各位代表,“十一五”时期,是我市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;是我市发展能量加速集聚、综合实力显着提升的五年;是城乡面貌变化巨大,人民群众得到较多实惠的五年。
        五年来,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实施“一个中心、四大基地”发展战略,坚持投资拉动促发展,着力引进投资额度大、科技含量高、社会效益好的大项目,促进了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张;坚持多措并举增收入,着力抓好粮食生产,扩大蔬菜基地建设规模,发展精品畜牧业,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;坚持积聚财力保民生,着力加强财政监管,集聚有限财力保证民生支出,确保改革发展的成果普惠于民;坚持维护稳定构和谐,着力处理信访积案,解决历史遗留问题,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,维护了社会的和谐和稳定,引领全市经济社会驶入了振兴发展的快车道。
        这些成绩的取得,是市委统揽全局、正确领导的结果,是广大干部群众勇于实践、埋头苦干的结果。在这里,我代表市政府,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同志们,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、民主党派、工商联、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,向驻榆部队、武警官兵、公安民警和驻榆单位,以及所有关心支持榆树改革发展的朋友们,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!
        五年的成就,为今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;五年的探索,为继续前进积累了宝贵经验。在肯定成绩的同时,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,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。主要表现在:经济总量依然偏低,整体竞争力和发展后劲仍需增强;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,现代农业建设任重道远;支柱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优势,对财政的贡献率还不高;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健全,民生保障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。这些问题,都事关发展大局,事关群众切身利益,我们将采取得力措施,切实加以解决。
        二、“十二五”时期的发展思路、目标和任务

          “十二五”时期,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,是深化改革开放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。经过多年的发展,我市正处在经济总量加速扩张,主导产业加速形成,项目建设成效凸显,城市竞争力快速提升的新起点上。我们要顺应全市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,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、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,积极顺应形势的深刻变化,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,力争使榆树在新一轮发展竞争中抢占先机、赢得主动、脱颖而出。
        “十二五”时期,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: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,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,以科学发展、振兴崛起、富民强市为目标,以改革创新、转变方式为主线,以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,把保障和改善民生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,把投资拉动、加强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,深入实施“一个中心,四大基地”发展战略,统筹推进具有榆树特色的农业现代化、工业化和城镇化,把我市建设成为民富市强、城乡一体、民主文明、社会和谐的吉林省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。
        贯彻落实这个总体要求,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,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;必须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,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;必须坚持统筹推进农业现代化、工业化、城镇化不动摇,突出榆树特色;必须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不动摇,扎实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和社会管理创新;必须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不动摇,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。
        到“十二五”期末:
        ——现代农业取得长足发展。粮食总产稳定在60亿斤阶段性水平。全市基本形成以农机化、水利化、科技化、信息化、产业化为支撑的具有榆树特色的现代农业体系,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。
        ——工业经济实力显着提升。“两区”承载能力显着提高,支柱产业形成产业集群,工业总量占经济总量30%以上,工业经济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50%以上。
        ——现代服务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。着力培育一批具有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商贸企业,促进现代金融、现代物流、信息中介、特色街区加快发展。进一步健全市场体系,把我市打造成为面向东北亚的农产品加工集散中心。
        ——城镇化水平显着提高。西部新城初具规模,老城区功能显着提升,人居环境明显改善,进入国家级卫生城市行列。小城镇承载能力显着增强,城乡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格局初步形成。城市建成区总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,人口达到35万人,城镇化率达到52.2 %。
        ——人民生活更加美好。城乡就业规模不断扩大,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,住房条件明显改善,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,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,生活环境质量不断改善。
        —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。教育、文化、卫生、计生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,民主法制更加健全,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,社会管理全面加强,整个社会更加和谐稳定。
        通过五年的努力,我市地区生产总值要实现670亿元,全口径财政收入要达到21亿元,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达到20000元、12400元。只要我们咬定目标不放松,狠抓落实不懈怠,认准路子不折腾,我们一定会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。
        三、全力做好2011年各项工作,实现“十二五”发展的良好开局

          “十二五”规划蓝图已经绘就,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,牢牢把握发展主题,转变发展方式,加快发展速度,提高发展质量,确保“十二五”规划良好开局。  
        2011年,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19亿元,同比增长20.4%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5亿元,同比增长30%;全口径财政收入、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实现8.75亿元、6.25亿元,同比均增长25%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100元,同比增长12.6%;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470元,同比增长10%。
        一是以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契机,推动现代农业率先发展。 
        按照区域开发、示范引导、整体推进的原则,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,大力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,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,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,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。
        实施标准良田建设工程。抓好国家增产千亿斤粮食项目建设,加强耕地治理,完善喷灌、滴灌设施,推进农防林更新改造,建设高产稳产示范田。实施松榆灌区泵站、老干江排涝站、卡中闸、卡岔河流域治理等水利工程,做好水毁工程修复,确保汛前水毁工程全部竣工。
        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。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,建立以公益性推广机构为主导的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。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,培育科技示范户1万户。加大良种良法推广力度,赤眼蜂防螟、农田灭鼠实现全覆盖。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,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,加大农资打假力度。
        大力推广全程农机化。加快发展大中型农机配套机具,玉米、水稻机械收获面积达到30%以上。推广机械深松、精量播种、测土施肥、绿色能源再利用、保护性耕作等节本增效技术,推进节约型农业建设。
        加快蔬菜基地建设步伐。完善园区水、电、路等基础设施,推广节本增效型温室大棚,强化科技服务,打造绿色无公害品牌。新建国家级园区1个、省级园区5个,发展蔬菜大棚6000栋,蔬菜产值达到35亿元。
        做大做强牧业经济。扩大规模养殖,培育生态化、标准化牧业小区,提高饲养总量。积极培育活畜、肉制品等专业市场,抓好品牌开发,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产出效益。
        着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。大力发展以农作物生产、农机化作业、农产品销售为纽带的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,推进土地规模经营,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。
        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,建设省级示范村36个。深化集体林权配套改革,推进集体土地确权登记改革,做好农村“一事一议”财政奖补工作。深入实施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,加强农村污染深度治理,打造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屯,发展标准绿化村屯60个,切实把新农村建设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。
        二是以产业升级为核心,推动工业经济跨越发展。
        进一步加大投资拉动力度,推动工业向高端化、规模化、集群化方向转变。
        加强“两区”平台建设。切实抓好产业规划布局,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功能,促进生产要素和主导产业集聚,形成产业集群。五棵树开发区要重点规划玉米化工园、生物制药园、机械制造园、畜禽加工园。环城工业集中区要重点规划白酒酿造园、食品加工园、新型建材园和农机装备园。
        强化招商引资。牢固树立挑商选资思想,围绕主导产业,着力引进产业关联度高的战略项目,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,提高农产品附加值。加强项目储备,科学谋划、包装储备一批大项目、好项目。抓好安徽海螺型材、中德集团型材、中石油PVC及天然气、帝斯曼二期、哈药集团中间体、麒麟集团电机、华统集团生猪屠宰加工等有望落地项目洽谈,争取早日签约、早日建设。全市引进内资24.8亿元、外资4860万美元,同比分别增长20%。建设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100个,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7个、10亿元以上项目9个。
        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。密切跟踪落地项目,帮助解决土地、资金、电力等问题。正大肉鸡产业化项目、帝斯曼制药项目、京粮米业加工项目、实德型材项目、福克斯机械制造项目,力促建成投产。石药7ACA项目、榆树钱工业园项目、国能生物发电项目、上海颐成风力发电项目,力促早日开工。中粮二期项目、长春天裕项目、英驰锻造二期项目,力促达产达效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8亿元,同比增长24.1%。
        加快“中国北方酒业基地”建设。加大技术、资源、质量和品牌整合力度,建立激励机制,鼓励开发新产品,提升市场竞争力。
        扶持中小企业快速成长。抓好工业运行监测,搞好产业政策对接,推进企业技改扩能,提升自主创新能力,促进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快速成长。优化企业发展环境,做好节能减排,发展低碳经济。全年新进规上工业企业9户,规工产值达到80亿元,同比增长23%。
        三是以全民创业为载体,推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。
        大力发展高附加值、高层次、科技型的现代服务业,推动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。
        推进全民创业。深入实施“培育小企业、打造小老板”工程,落实全民创业优惠政策,充分发挥创业基地作用,加强创业培训,提高创业成功率。
        构建现代零售商业体系。继续抓好“三大商圈”建设,推进华昌文化广场、中心街商贸城商圈改造升级,把365生活馆打造成功能完备、特色鲜明的休闲购物商圈。着力发展社区商业,培养一批有特色有前景的明星企业、诚信企业,打造榆树特色的商业文化。规划建设西部新城中心商务圈,积极引进国内知名商家进驻榆树。
        构建新型批发市场体系。采取“谁投资、谁所有、谁受益”的原则,规划建设酒类批发市场、粮食批发市场和五金建材市场。加强乡镇市场建设,打造特色农贸市场。
        构建现代物流配送体系。围绕榆陶公路、陶舒铁路等交通干线,规划建设大型物流、运输、仓储龙头企业,着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商贸流通集散基地。
        完善农村市场体系。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、新网建设工程,扎实开展“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”、“家电汽车以旧换新”和农机具补贴工作,挖掘农村消费潜力。加强对重要生产资料和生活必需品态势监测和价格监管,打击囤积居奇、哄抬物价行为,维护市场秩序。
        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。拓宽国有商业银行服务领域,加快农村信用社向商业银行转变,发展小额担保公司,开展小额担保贷款业务,提升金融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。稳步发展房地产业,规范房地产市场。
        积极发展旅游业。重点发展五棵树至老干江滨江旅游区,打造沿江“一日游”、“农家乐”特色游。
        四是以建设绿色宜居城市为目标,推动城乡统筹发展。
        启动西部新城建设一期工程。按照三年完成基础建设,五年形成新城格局目标,加快西部新城路网和配套设施建设。实施繁荣大街南段、规划五号路和铁北路西段路网建设,打通老城区、新城区与环路节点,进一步拉开新城框架。实施城市雕塑广场建设工程,完善新城水、电、气、热等市政公用配套设施,提高承载能力。
        推进老城区公共服务设施改造升级。进一步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,完成拆迁面积20万平方米、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。进一步完善城市供水系统,完成市区向阳路西段等10处供水管网建设。加快市政道路改造,实施向阳路西段中修工程、三盛路中段、建设街南北段维修工程、健康路东段道路排水工程、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工程。加快集中供热改造,实施大华、大厦供热站锅炉更新,改造城区主供热管网,对9个分散供热小锅炉进行并网,继续对超标锅炉限期治理。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,完成“五科”高速公路榆树段的立项、可研及初步设计,争取山河屯至龙嘉机场汽车专用线榆树段立项,启动火车站功能改造和站前广场扩建工程。加强乡镇场站建设。
        加快创建国家级卫生城步伐。进一步实施精品绿化工程,提高城市美化绿化水平。建成垃圾处理场,着力解决二次污染问题。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,建立防违、拆违工作机制,从严查处私搭乱建等违规建设行为。加强环境卫生、占道经营、交通秩序、门市排档等综合治理,打造清新亮丽的城市形象。
        加强城乡规划和管理。抓好市乡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,严格执行各项用地控制指标。加快五棵树、刘家、弓棚、大坡、新立、泗河、于家等重点镇的规划建设,发挥辐射带动作用。积极推进城镇化配套改革。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,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。
        五是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。
        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全面发展社会事业,推动改善民生向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转变,让发展的成果全民共享。
        加强财源建设。完善综合治税平台,做到应收尽收;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,多渠道增加财政收入。坚持科学理财,压缩一般性支出,保证民生重点领域支出。
        努力扩大就业。扎实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,以创业带动就业,全年开发城镇创业就业岗位5000个,新增创业就业4400人,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再就业3000人,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1100人,选聘大学生村官120人,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2万人。
        扎实做好社会保障工作。继续扩大养老、失业、医疗、工伤、生育保险覆盖面。构建社会化大救助体系,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医疗救助补贴标准和五保供养、优待抚恤保障水平。
       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。推进校舍安全工程,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。探索“大学区”管理机制,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,促进教育均衡发展。抓好全民健身、文化大院、农家书屋等文体惠民工程建设,发挥文体中心作用,举办全民运动会,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。完成广播电视演播大厅装修并投入使用。开展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,做好重大疾病防控。完善新农合制度,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。深化计生“县乡一体化”改革,全面落实优生优育措施,提高出生人口素质。
        加强社会管理。巩固“五五”普法成果,启动“六五”普法工作。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,保持高压态势,对群众关注的侵财性案件、热点治安问题和社会丑恶现象,露头就打,见尖就掐,提升群众的安全感。加大信访工作力度,落实领导包案、带案下访和信访接待日制度,解决好群众的合理诉求,稳控和预防群体性事件。办好市长公开电话,落实考核及通报制度,加强现场办公和督办,提高群众满意率。健全食品安全责任制,拓宽监管领域,建立食品安全预警机制,确保食品安全。加大安全生产全员、全过程、全方位监管力度,落实“一岗双责”和责任追究制度。扎实开展道路交通、人员密集场所、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管理专项治理,深入实施构筑社会消防安全“防火墙”工程,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,全面提高安全基础保障水平。
        六是以依法行政为主线,推动政府职能加快转变。
        强化科学决策。建立完善风险评估工作机制,把公众参与、专家论证、风险评估、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,确保决策符合社情民意,推动科学发展。
        强化规范执法。完善执法程序,细化、量化自由裁量权,推进综合执法。对于群众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,都要依法高效解决。切实加强行政效能监察,坚决惩治行政不作为和行政乱作为。
        强化政务公开。全面推行办事公开制度,加强政务大厅管理,落实首问负责制、限时办结制、全程代办制,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。继续采取硬措施,狠抓软环境,促进全市软环境的进一步优化。加强产权交易、土地出让、政府采购、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治理,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。
        强化监督问责。完善群众举报投诉制度,落实政行风民主评议制度,畅通群众监督渠道。高质量、高效率办理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,切实改进和加强政府工作。坚持有错必纠、有责必问,对有令不行、有禁不止、失职渎职、违法行政等行为,依法依纪严肃追究责任。
        强化工作创新。大兴学习之风,坚持用改革的办法、创新的思维、发展的眼光、开放的视野,研究问题、化解矛盾,努力提高驾驭市场经济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。真诚倾听群众呼声,真实反映群众意愿,不遗余力地做好顺民意、暖人心的好事、实事。以勤政、廉政的工作作风,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;以优质、高效的工作业绩,赢得群众的支持和信赖。
        市政府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,继续承诺抓好12个重点民生项目:
        一是建设“屯屯通”水泥路350公里,改造危桥17座。二是在61个村、154个自然屯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。三是改造60栋旧楼房二次供水系统。四是新建科技储粮仓27800套。五是实施榆树二中改造扩建工程。六是实行基本药物制度。七是完成21个乡镇文化站建设。八是新建廉租房689套、3万平方米,发放租赁补贴5100户。九是规范无物业小区管理。十是提高高龄津贴、五保供养、优待抚恤、城乡低保、医疗救助补贴标准。十一是适当增加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取暖费补贴和住房公积金补贴。十二是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补贴标准,月人均增资150元左右。
        各位代表,我们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即将踏上充满希望的新征程。时代召唤我们开拓进取,人民期待我们奋发有为。我们对榆树的未来充满必胜的信心。全市人民的信赖和支持,更给我们增添了无穷的力量,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榆树前进的步伐。让我们在市委的领导下,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,凝心聚力,顽强拼搏,埋头苦干,为夺取榆树科学发展、振兴崛起的新胜利而努力奋斗!